和田玉青白玉水清料
-(和田玉青白玉是什么料)
和田玉青白玉籽料怎么鑒別
第一,色系辨別,仔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燈光或日光下看,遠看、近看色系都不變,屬于溫潤、柔和的白。山料,在正常燈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時白度正常,拿遠看則有點發青的感覺,尤其和仔料樣本放在一起,利用這個方法相比較時,近看、遠看,可以看出差異,由于這個目測法屢試不爽,是很好辨別玉料的方法。無論玉的白度看起來再怎么白,不屬于和田仔料的玉帶遠看,還是會偏藍或青色系。此法和有無汗毛孔方法同樣適用于有皮色的仔玉。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二,從籽玉的裂紋來辨認:大家都知道,皮色是籽玉的重要特征之一,自古以來和田仔玉以皮為貴質虎皮籽,鹿皮籽,秋梨籽,都十分難覓,但是天然形成皮色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玉質緊密純凈的好籽玉根本不會形成皮色,很多的籽玉都沒有皮,很多山料磨光假皮仔已經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如何鑒別它的真偽呢?這時候,籽玉的裂就成了它的一個重要鑒別標志。籽玉在河床中歷經千百年的沖刷碰撞,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這些裂只要不影響主體都是好料. 磨光籽和滾筒料料型相對都十分完美無缺,很少有裂,并且可以看出有多個初始的磨光的切面,所以裂也是辨別真籽玉的標志!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三, 水草狀侵染,一些仔料表皮呈水草狀侵染,這可以說是仔料鐵的證據,因為這種水草狀侵染不是短時間人工染色能夠形成的,而是幾千甚至幾萬年礦物質侵染的結果。金屬鹽與仔玉長期接觸,沿淺裂隙向兩邊與仔玉的纖維狀結晶體之間發生物質交換,形成這種帶有毛刺狀的水草狀侵染,這是時間的印記,這種侵染潛伏在裂隙兩邊的玉皮之下一點點。水草狀侵染的各種形態見圖。(有加強皮籽料或次品無色籽料染色的,雖有汗毛孔但水草狀侵染現象是做不出來的;還有一種用酸蝕做出來的假汗毛孔,雖染假皮,但水草狀侵染現象是做不出來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第四,從籽料的皮色來入手,真籽料是在河水中經千萬年沖刷,自然受沁,只會在質地軟松的地方沁入顏色,在有裂紋的地方顏色比較深。這種皮色是相當的自然,也就是大家總講的活皮。它的顏色浸入玉內有層次感,皮和里面的玉感覺是一致的。皮上的顏色應是由深入淺,裂隙上的顏色應是由淺到深。不過真正好的籽玉是不長皮的,即使是有,也是星星點點,或在細小的裂子里。那活皮的色是從玉里透出來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和田玉籽料青白玉,它們的區別是什么,收藏價值高不高?
清18/19世紀青白玉雕靈芝瑞獸擺件,尺寸:寬9厘米,估價:HKD 50,000 ~ 80,000,成交價: HKD 1,830,000
在以前玉是,只有那些富貴人家才有能力佩戴,普通老百姓是沒錢買的只能夠看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在玉飾已經開始普遍,一般人家都能夠有錢買到?,F在和田玉越來越受大家喜愛,所謂的和田玉的籽料,就是還沒有加工開采過的和田玉原石。和田玉的籽料也是和田玉中級別比較高的玉石,青白玉指的也就是籽料中的青玉和白玉。
清乾隆青白玉雕螭龍紋爐瓶盒三式,估價:RMB 1,500,000 ~ 1,800,000,成交價: RMB 1,725,000
對于青白玉來說他的收藏價值還是比較高的,從市場價格來說,青白玉的價格平均在幾萬塊到幾十萬塊不等的價格。青白玉是呈一種微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狀態的,從質地上來說非常的細膩,玉含量在百分之98左右。青白玉的基調為白色,其中帶有閃綠、閃青、還有閃灰。青白玉是鑒于白玉和青玉之間,并且不是很能夠分的清,比較的模糊。像有一些不能夠分得清是青玉還是白玉的玉石,大部分情況下會認定為是青白玉。
清青白玉雕五子登科如意,尺寸:高32厘米,估價:RMB 1,500,000 ~ 1,800,000,成交價: RMB 1,725,000
從內行的角度來說,看一塊和田玉值不值錢,主要是看這塊玉的質地,色澤,形態,還有產狀。很多人所說的白度并不是一個標準的評級標準,像一些白度特別高的玉,而它的質地反而并不佳,變成了一塊像白紙的玉,總會失去溫文爾雅的美感。青白玉的色調并不算純,但是在質地、油性、還有糯性上來說是上等品,只不過在白度上要略差一些,拋開這一點并不會低人一等。
清中期青白玉雕夔龍紋蓋瓶,尺寸:高26.5厘米,估價:RMB 500,000 ~ 600,000,成交價: RMB 1,667,500
現在在市場中大家對青白玉還是會有些偏見,現在很多人過度的追求白度,導致在價格上青白玉要低于白玉的價格。大部分的人只追求白,認為玉只要越白就越好,在我看來這是一種片面的看法,忽略的最重要的玉質。
清·青白玉雕龍紋貫耳瓶,尺寸:高17.0厘米,估價:RMB 550,000 ~ 750,000,成交價: RMB 1,495,000
內行人都知道,如果只單單看一塊玉的顏色,那么就失去了玩玉的樂趣和意義。因為如果只看白度那么人人都一看就明白,那還有那么多的講究,玉文化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易懂,還是需要我們認為去探究發現的。
清18世紀青白玉雕本固枝榮擺件,尺寸:長28厘米,估價:HKD 1,200,000,成交價: HKD 1,480,000
總體來說,如果對玉文化不了解,對玉的籽料沒有高度的認知,那么玉石籽料的價格是提不上去的。就像現在的商品是一樣的道理,都是水漲船高,如果一件商品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那么再便宜的價格,也沒有人愿意購買。相反的來說如果一件商品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就算高價售出也有人愿意購買。
清乾隆青白玉雕漁舟擺件,尺寸:19厘米,估價:HKD 900,000 ~ 1,200,000,成交價: HKD 1,375,000
現在和田玉的籽料也是越來越少,所謂的物以稀為貴,在不久的將來和田玉籽料的價格會隨之上漲,那么青白玉也會更加的有收藏價值。因為資源越來越少,更容易被大家注意到,相信在未來青白玉會占有重要的位置?,F在的青白玉就像是還沒有找到更多的伯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田玉會越來越受歡迎,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真正意義上的了解青白玉。
清十八世紀青白玉雕番蓮紋雙活環耳蓋瓶,尺寸:27.5厘米,估價:HKD 1,200,000,成交價: HKD 1,062,500
和田玉籽料青白玉?
這件玉雕由于表皮經過烤色處理,連是不是籽料都很難辨識。
買和田玉,玩的是貨真價實。在這兒就先說幾個造假方法,以后希望能避開它們喲。
烤皮
先用冷沁法著色。然后用棉布或紙把玉料包裹起來,浸透調配好的藥水,然后緩慢加熱,藥水會源源不斷的沁入料子里面。
熱處理
用噴槍對局部的一點,用瞬間的高溫改變結構,使表面變得疏松,然后涂抹藥水,又叫點皮。
酸蝕法
是將玉泡于氫氟酸、硝酸、硫酸和鹽酸等溶液中,取出后加熱著色,用堿出紅色,用高猛酸鉀出黃色,用硫化汞出黑色等。酸的比例、浸泡時間及配方不同,效果不一樣。最后把牙骨粉或環氧樹脂(加磷苯二甲酸、二丁脂、乙二胺)或水晶透明漆涂滿表面稍加打磨,使其產生玻璃光,看似鮮艷,實則不自然。
火燒法
火燒法是將玉涂上氫氧化鈉,用石灰(氧化鈣)裹好,置鋸末里悶燒二天,取出即為雞骨白。如趁熱浸一下冷水,即產生牛毛紋,如冷水中加高錳酸鉀即成血色牛毛紋。需著色時也是趁熱浸入染料中,最后用砂紙加上羊油打磨出光即成。
現在的染色方法甚至還有激光、打印等高科技手段...所以在“是不是籽料”的問題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熱門文章推薦
非特殊說明,本文由翡翠論壇知識鑒別原創或收集發布。
轉載注明:http://www.apyexiong.com/news/list-yus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