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鑒定國家標準
-翡翠鑒定的最新標準
看照片作鑒定 只要5分鐘?珠寶“鑒定師”判定的冰種翡翠其實是……
法制日報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家住上海市黃浦區的朱女士在網絡直播間花費500元“搶”了一只“跳樓價”的玉鐲,隨貨一起寄來的還有一份鑒定證書,上書“翡翠”,鑒定為A貨。然而,在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辦的珠寶玉石檢測“實驗室開放日活動”中,朱女士的玉鐲卻被鑒定為“翡翠(處理)”,也就是說她的玉鐲是經過填充的,是B貨。
憑一張假鑒定證書,把低劣貨當優質貨來賣,這是很多不法商家的慣用伎倆。近日,記者針對線上線下的一些珠寶玉石鑒定機構進行調查發現,這些機構可謂魚龍混雜、泥沙俱下,既擾亂了市場,更嚴重欺騙和誤導了消費者。
“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我們率先制定并發布了全國首份珠寶玉石鑒定的團體標準《珠寶玉石檢驗檢測機構良好能力規范》,以進一步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鄙虾J悬S浦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傅軍說。
看照片作鑒定
5分鐘出結果
在某網購平臺上,記者點擊搜索“珠寶玉石鑒定”,瞬間數十家相關網店就“跳”了出來,標價從1元到100元不等,記者選擇其中一家標價為1元的鑒定網店進行咨詢。
“我有一只手鐲需要鑒定,請問怎么操作?”
“發照片給我們,直接給你出鑒定結果?!?/p>
雖早有心理準備,但該網店客服的回答還是出乎記者預料:這也太隨意了吧?
隨后,客服給記者發來一份鑒定價格表。
“服務價格:鑒定材質真假10元/件;估值20元/件;鑒定材質真假+估值20元/件;半成品鑒定40元/件;原石鑒定80元/件;鉆石、寶石、彩寶、珍珠50元/件?!?/p>
原來1元標價竟是吸引顧客的幌子。
不到5分鐘,“鑒定師”就給記者出示了鑒定結論:“材質:翡翠a;顏色:白底帶底色;水頭:糯冰種種水;底子:清爽干凈;玉質:細膩少棉……”同時還有價格評估:市場價值為4000元至6000元,旅游景區和商場專柜出售價為2至5倍。
殊不知,記者出示的“手鐲”只是一根彎成圓形的充水透明塑料管,這竟成了“鑒定師”口中的冰種翡翠。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水頭”“玉質”“工藝”之類的描述并不是鑒定機構的專業描述,鑒定機構也不能對珠寶玉石進行估值,網上那種根本不能算鑒定。鑒定必須借助精密儀器進行科學分析,僅憑肉眼觀察很難做出正確判斷,更不用說憑幾張照片便能出結果,這完全是江湖騙子所為。而線下很多鑒定機構則利用更為隱蔽的“套證”作假方式謀取非法利益。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偽造鑒定證書
隨意填寫內容
“凡是正規的證書,通常都具有CMA或CAL、CNAS的認證或授權,最基礎的就是CMA,這是國家法定要求的資質認證標志?!庇浾邅淼絿医疸y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上海)暨上海市貴金屬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站,鑒定師奚波向記者展示了一張規范合法的檢驗證書。
據介紹,CMA是由省級及以上計量認證評審機構評審通過的資質認定標志,CAL是經國家質量審查認可授權的檢驗檢測機構標志,而CNAS是國家認可機構的標志,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關協定,CNAS標志在國際上可以互認。
根據奚波的指點,記者登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點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網上審批系統”,輸入該檢驗站的認證編碼,立刻顯示出該機構的批準日期、有效日期等相關信息。同時,在“檢驗檢測報告查詢”欄目里,輸入證書編號,也可查詢到該鑒定機構和相關信息。
奚波說,市場上的確有不少流通的證書,上面同樣有相關認證標志,甚至也有機構編號,看上去似乎和真的證書無異,但實際上多是粗制濫造、公章造假、信息不全。
“這就是俗稱的‘套證’。一些不法分子瞄準了珠寶玉石鑒定的商機,批量偽造專業鑒定機構的鑒定證書,以極低的批發價銷售給部分小珠寶玉石店老板,根據需要隨意填寫鑒定內容?!鞭刹ㄕf。
這時候,消費者就需要仔細辨別鑒定證書的真偽,重點要關注證書上的檢驗內容。如果是鉆石證書,應該涵蓋證書編號、形狀、印記、參考凈度級別、參考顏色級別、切工級別、修飾度級別等內容;如果是玉石,則會顯示顏色、折射率、熒光、光譜檢測、內外部特征等基本信息。
“當你拿到制作粗劣、信息不全的鑒定證書,那就可能是假的,你買到的東西也就存在質量問題了?!鞭刹ㄕf。
整治行業亂象
出臺鑒定標準
豫園紫錦城東華美鉆金飾廣場是上海最繁華的珠寶玉石交易市場,如今受疫情影響,客流量并不是很大,但仍有不少市民在這里淘貨。
記者跟隨一位女店主來到樓上的上海申寶珠寶檢測有限公司,為一件首飾做鑒定證書。
“市場里的門店都在這里進行鑒定,他們很正規,出證也很快?!迸曛髡f,鑒定需要成本,平常不可能為每件飾品都事先做好鑒定證書,只有顧客要求才會去做。
申寶公司門面并不大,但一入門就能看到墻上掛著營業執照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同時還公示了4位檢驗師的簡介和注冊證書,小小檢驗室里各類儀器配備齊全,出具的鑒定證書也符合規范要求。
據了解,黃浦區共有5家區管珠寶玉石鑒定機構、1家國家級鑒定機構,占上海市全部珠寶玉石鑒定機構的半壁江山。
近年來,黃浦區加大力度整治珠寶玉石鑒定行業,打擊并關停了一批沒有資質、涉嫌違法的鑒定機構,并率先嘗試制定行業標準。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珠寶玉石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然而,市場上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等亂象極度困擾著消費者,也成為市場監管部門的一塊‘心病’?!备弟娬J為,要整治這些亂象,先得從整治珠寶玉石鑒定行業入手。
據介紹,黃浦區市場監管局通過前期調研,摸清問題癥結所在,會同上海市檢驗檢測認證協會組織業內專家召開珠寶玉石能級提升專項工作推進會,并牽頭成立珠寶玉石團體標準編制工作組。歷時10個月,起草編制了全國首份珠寶玉石鑒定的團體標準T/STIC130006-2021《珠寶玉石檢驗檢測機構良好能力規范》。
該標準從機構管理、人員要求、場所環境、設備設施、管理體系、服務質量等方面對珠寶玉石檢測機構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為檢測機構進行自我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等提供依據和規范,同時也為行業健康發展起到了激濁揚清的作用。
此外,黃浦區市場監管局還廣泛開展珠寶玉石“實驗室開放日活動”,邀請市民走進實驗室,聽取專家講解珠寶玉石檢測知識,為市民答疑解惑,讓市民真實了解檢驗檢測的高科技含量?;顒蝇F場黃浦區市場監管局還發放了《珠寶玉石選購指南》,提升市民的購物認知和辨別能力,廣受市民歡迎。
(原標題《珠寶鑒定機構亂象:看照片就能鑒定,塑料管被鑒定為冰種翡翠》。編輯 徐婷)
翡翠是真是假,到底誰說了算?認定國家標準就沒錯
大家好,我是軒哥。
剛接觸翡翠的朋友們,都會遇到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怎么辨別翡翠的真假?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所有翠友們踏入翡翠界必然會遇到的第一個門檻。
雖然網上流傳著不少判斷翡翠真假的方法,但是因經驗不足,導致大多數翠友們光靠眼力,難以看出有用的信息。
因此只能求助于他人的眼力去判斷,但又覺得沒什么信服力,便一而再再而三的找人去求證。
然而如今網絡渠道過于發達,所謂的“估價人”能力也參差不一。
針對同一件翡翠,不同的“估價人”看法也不一致,有人說真,也有人說假。
有時候問了一圈下來,翠友還是一臉懵逼的狀態。
那么翡翠是真是假,到底是誰說了才算呢?
其實這個問題,完全可以用科學的理論解決。
在網上找什么“大佬”,都比不上《珠寶玉石鑒定標準》有用。
像正規珠寶鑒定機構的工作人員,都會依照《珠寶玉石鑒定標準》的相關規定進行鑒定。
在《珠寶玉石鑒定標準》中,關于翡翠基本性質的具體鑒定標準數據如上圖。
每一項翡翠性質,都有相對應的標準數據。
在專業儀器的檢測之下,如果有一項數據超出常規范圍內,則不得出具A貨證書。
如果各項數據都符合,則會出具A貨證書,證書上還會附帶具體檢測出來的數值。
如果翠友們手上剛好有一張翡翠鑒定可以拿出來對照一下。
首先就是鑒定結果這一欄,如果是天然翡翠,則會標明翡翠/翡翠A貨。
如果是經過化學物質或其他手段處理過的翡翠,則會標明翡翠(處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B+C貨。
標明翡翠(處理)的鑒定證書,在備注一欄會向翠友們明示處理的方式,比如染色、漂白、充填、覆膜等處理方式。
這些詞匯一旦出現在鑒定證書上,妥妥的就是假貨翡翠。
這么一來,想必大家都清楚鑒定證書的重要性了。
其實對于翡翠新手而言,與其在網上不斷的找人求證,還不如花點錢做個鑒定讓自己心安。
國家鑒定機構的公信力不比網上的“大佬”要靠譜得多,而且《珠寶玉石鑒定標準》隔段時間便會針對“新型造假手段”進行修改,十分與時俱進。
但也有朋友說,這些鑒定標準只對近幾年開采出來的“新”翡翠有用,而上個世紀的“老”翡翠過不了鑒定儀器,是出不了證書的。
其實這個說法,在翡翠圈已經被辟謠無數次了。
只是沒想到,今時今日還有朋友仍舊對其深信不疑?。?!
對此,軒哥要鄭重的聲明:只要是天然翡翠就能做鑒定!
那些不法商家為了獲取利益,撒瞎話都敢編。
之所以散布“老翡翠不能鑒定”的謠言,無非是想杜絕翠友做鑒定,以此掩蓋自己售賣假貨的行為。
總而言之,各位翠友們在選擇翡翠的時候,要認準國際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
不要聽信商家或是網絡上的吹噓,以免買到假翡翠!
我是軒哥,關注我,專注每天分享翡翠干貨!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機構聯合召開說明會
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機構聯合召開說明會
用國家標準揭示“翡翠真相”
□ 本報記者 丁 瑩
“您看這枚戒指的‘翡翠’原料,是真貨還是假冒的?”在“翡翠的真相”記者見面會的展臺前,一名工作人員問記者。
“當然是假冒的,這顏色太不自然了,一看就是染色的原料?!庇浾呃碇睔鈮训胤治??!澳催@兩件呢?”工作人員邊說邊又拿起一個“翡翠”彌勒佛掛墜和一只手鐲。這兩件“翡翠”飾品,顏色自然柔和,質地細膩,從透明度判斷,也算是冰種了。尤其是那只手鐲,正是記者心儀已久的飄花翡翠??从浾哂悬c猶豫,工作人員微笑著說:“這兩件都是假冒翡翠,B+C貨,目前市場上很常見?!甭犃斯ぷ魅藛T的解釋,記者瞠目結舌。
雖然有記載說,翡翠受到中國人普遍喜愛是清朝末期以后的事情,但無疑,其在我國悠久的玉文化史中已經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造假技術的不斷精進,翡翠市場的“水越來越深”了,甚至深到了使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的程度。究竟什么樣的玉石才能稱為“翡翠”?市場上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翡翠”都有哪些套路?消費者又該如何規避這些陷阱?5月13日,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NGTC)、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珠寶首飾鑒定評估專業委員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珠寶玉石飾品專業委員會聯合召開“翡翠的真相”記者見面會。見面會現場展出10套不同種類和成色的翡翠樣品和翡翠相關的各項國家標準。珠寶玉石鑒定專家現場介紹翡翠國家標準,講解翡翠鑒定檢測方法,結合實物展品,力圖還原翡翠本來面目、曝光翡翠消費陷阱。
“翡翠”之名來自國家標準
據NGTC首席科學家陸太進博士介紹,“翡翠”是由國家標準定義的專有名詞,其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其他鈉質、鈉鈣質輝石(鈉鉻輝石、綠輝石)組成,可含少量角閃石、長石、鉻鐵礦等礦物,摩氏硬度6.5-7,密度3.34(+0.06,-0.09)g/cm3,折射率1.666-1.680(+/-0.008),是具有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也就是說,“翡翠”這個詞不能亂用,尤其是作為一件商品面對消費者時,一定要嚴格符合上述國家標準,才能稱為翡翠。
“一塊翡翠好不好,分級標準會告訴你?!盢GTC標準化部高級工程師馬揚威介紹,2010年3月1日,NGTC組織起草并經批準的《翡翠分級》國家標準開始實施。從顏色、透明度、質地、凈度4個方面對翡翠的品質進行級別劃分。國家標準對翡翠的好壞、價值給出了具體的判斷依據。
翡翠鑒定去偽存真
翡翠是來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其成色、品相、樣貌千姿百態,有美玉無瑕,也有丑小鴨,市面上往往通過一些處理手段,提升翡翠的美觀度。
據NGTC北京珠寶研究所韓文博士介紹,一般按照是否經過人工處理、采用哪些處理手段把翡翠分為4個種類,即未經任何處理的天然翡翠,俗稱A貨翡翠;經過漂白、浸蠟、充填等手段處理的,俗稱B貨翡翠;經過染色處理的俗稱C貨翡翠;用各種手段疊加處理的,俗稱B+C貨翡翠。這4種“翡翠”是市場常見類型,A貨翡翠價值最高,其他級別依次遞減,乍一看外觀相似的翡翠,其價值可能相差數百倍。不少消費者由于缺乏相關鑒別知識,經常買到以染色冒充天然、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翡翠。市場上還有一些無良商家,用玻璃甚至塑料等材料冒充翡翠,則根本不在這4個種類之內。
NGTC首席質檢師、高級工程師馮曉燕介紹說,翡翠的鑒定需要具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和人員,依據國家標準GB/T 16553《珠寶玉石鑒定》及GB/T 16552《珠寶玉石名稱》進行鑒定及定名。專業質檢人員需要通過肉眼觀察進行初步判斷,再利用寶石顯微鏡放大觀察內部特征,然后根據樣品狀態測試若干基本性質,如折射率、密度、紫外熒光等,最后通過檢測樣品的紫外、紅外光譜進一步確認檢測結果。如果遇到疑難樣品,使用以上方法都沒有得出準確的檢測結果,還可以利用拉曼光譜、X熒光光譜等大型儀器進一步檢測。
翡翠消費認準證書
普通消費者很難獨立完成復雜的檢測,面對價值不菲的翡翠商品,該如何甄別?NGTC總工程師張鈞介紹,由權威專業檢測機構出具的證書是珠寶玉石商品的“身份證”,是通過權威檢測依據和標準檢測程序為消費者提供的有效保障?!斑@就涉及到兩個問題,一是哪些檢測機構才是權威的,二是如何看懂這些檢測機構出具的證書?!睆堚x表示,國內面向公眾的珠寶檢測機構均需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等權威機構的認證,取得CNAS、CMA、CAL三個認證標識,目前自然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NGTC)等機構是取得上述資質的檢測機構。
張鈞介紹,消費者拿到證書,應重點關注“檢驗結論”和“備注”兩欄。根據國家標準,NGTC質檢師會給出5種檢驗結論之一:天然翡翠、翡翠(處理)、拼合翡翠、合成翡翠、仿翡翠。天然翡翠即俗稱的A貨,未經任何除切割、打磨以外的人工處理。翡翠(處理)表示樣品經過了染色、漂白、充填、覆膜等處理手段。拼合翡翠表示樣品是由兩塊或兩塊以上材料經人工拼合而成。合成翡翠表示樣品完全或部分由人工制造,但在化學成分等各方面性狀與天然翡翠基本一致。仿翡翠表示樣品可能為某種人工寶石(如玻璃等)或相似玉石的翡翠仿制品。對于經過了人工處理的翡翠,質檢師會在“備注”欄中注明處理方式。
合力護航翡翠市場
據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GAC)珠寶鑒定評估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孟琳介紹,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翡翠消費市場,2018年我國珠寶首飾消費總額為6000億元左右,其中網購翡翠交易額突破了1300億元,同比增長7.7倍。與會專家表示,面對市場上出現的翡翠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現象,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規范翡翠行業發展,樹立行業和質檢機構的社會公信力、弘揚東方玉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在人才支撐戰略方面,將重點建設玉石研究團隊、智能儀器研發團隊、大數據開發應用團隊,也包括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溯源。從2017年開始,NGTC每年投入超千萬元進行科技研發,目前已經研發出電子證書和芯片證書的樣品,未來還將繼續加大科技研發的投入。葉志斌還說,中國珠寶玉石事業發展和市場秩序需要各方面保障,NGTC致力于打造一個服務平臺,在科技研發、檢驗評價、人才開發、宣傳推廣、標準研制、大數據應用、國際合作、論壇會展賽事等8個方面,為珠寶行業保駕護航,為百姓消費提供保障。
《中國質量報》
翡翠國家鑒定的檢測標準,具體有哪些?
可以說,翡翠的鑒定即難又簡單,其難,主要是難于大眾缺少系統學習的知識庫和層出不窮的作假手段;而簡單呢,又是因為萬變不離其宗,眼學結合基礎的檢測設備即可做到。不過,做到這一點的基礎需要在翡翠的鑒定里有國家的統一標準!...
可以說,翡翠的鑒定即難又簡單,其難,主要是難于大眾缺少系統學習的知識庫和層出不窮的作假手段;而簡單呢,又是因為萬變不離其宗,眼學結合基礎的檢測設備即可做到。不過,做到這一點的基礎需要在翡翠的鑒定里有國家的統一標準!
那么,你知道翡翠國家鑒定里的統一檢測標準,都有哪一些嗎?其實,根據GB/T 16553-2010《珠寶玉石鑒定標準》的相關規定,翡翠的鑒定標準數據如下:
基本性質:
化學成分:硬玉NaAISi2O6;可含有Cr、Fe、Ca、Mg、Mn、V、Ti等元素。
結晶狀態:晶質集合體,常呈纖維狀、粒狀或局部為柱狀的集合體。
常見顏色:白色、各種色調的綠色、黃、紅橙、褐、灰、黑、淺紫紅、紫、藍等。
光澤: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
解理:硬玉具有兩組完全解理,集合體可見微小的解理面閃光,稱為“翠性”。
摩氏硬度:6.5~7。
密度:33.4(+0.06,-0.09)g/cm3。
折射率:1.666~1.680(±0.008).點測法常為1.66。
紫外熒光:無至弱,白、綠、黃。
吸收光譜:437nm吸收線;鉻致色的綠色翡翠具有630nm、660nm、690nm吸收線。
放大檢查:星點、針狀、片狀閃光(翠性),纖維交織結構至粒狀纖維結構,固體包體。
優化處理:
熱處理:常用于將淺棕黃色至無色的翡翠,熱處理改善成棕紅、棕黃色。不易檢測。
漂白填充處理(B貨):經酸漂洗后,用蠟浸泡,以改善顏色和透明度,可見表面蠟狀光澤。
染色處理(C貨):染料沿粒隙呈網狀分布,鉻鹽染綠色者常具650nm吸收帶,有些致色物在查爾斯濾色鏡下可顯紅色,某些致色物在濾色鏡下無反應。
覆膜處理:淺色翡翠覆著綠色膜,以改變顏色,折射率低,放大檢查可見表面光澤弱,無顆粒感,局部可見薄膜脫落。
這些翡翠的鑒定標準,這回該有所了解了吧。這正是因為這些翡翠的鑒定標準的存在,使得不少看起來質量差不多的翡翠,其價格也會有所不同的。
翡翠國家鑒定標準圖文詳解!揭開翡翠價格不能說的秘密(干貨)
在琳瑯滿目的翡翠市場上,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同樣是種水色俱佳的兩塊翡翠,其價格為什么會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呢?如圖:兩個看起來差不多的翡翠手鐲,為啥價格會差那么大?
我們常說“一分價錢一分貨”,越大的便宜就越值得懷疑。對,你想的沒錯,那個便宜的不是天然翡翠,是我們常說B貨!
市場上最常見的翡翠“假貨”有兩類:后期處理的翡翠(俗稱B貨、C貨)和其他材質的“冒牌貨”。
后期處理的翡翠(俗稱B貨、C貨)
純天然未經處理過的翡翠被稱為A貨,A貨是正真具有價值的翡翠,而B、C貨是商家把本身質地很差的翡翠通過人工處理后,增加其賣相以牟取暴利的手段。
處理前后翡翠B貨
酸洗完批量翡翠手鐲
值得注意的是,B貨是經過酸洗沖膠處理的,C貨是經過染色處理的,這些翡翠不僅本身沒有價值還會殘留對身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千萬不要貪便宜買這種處理過的翡翠!
不良商家在給你翡翠手鐲上色
酸洗上色并沖膠的翡翠手鐲
其他材質的“冒牌貨”
就是不良商家利用其它極其廉價的材質來冒充高品質的翡翠,常見的“冒牌貨”有:水沫子、馬來玉、獨山玉、玻璃等。
水沫子
馬來玉
玻璃
如何分辨這些冒牌貨呢?了解標準的翡翠知識,學會鑒定翡翠尤為重要!
翡翠的鑒定即難又簡單
翡翠鑒定的難,主要難在大眾缺少系統學習的知識庫和層出不窮的作假手段。
翡翠鑒定的簡單,是因為萬變不離其宗,眼學結合基礎的檢測設備即可做到。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基礎在翡翠的鑒定有國家的統一標準!
翡翠的國家鑒定標準:
根據GB/T 16553-2010《珠寶玉石鑒定標準》的相關規定,翡翠的鑒定標準數據如下:
基本性質
化學成分:硬玉NaAlSi2O6;可含有Cr、Fe、Ca、Mg、Mn、V、Ti等元素。
結晶狀態:晶質集合體,常呈纖維狀、粒狀或局部為柱狀的集合體。
常見顏色:白色、各種色調的綠色、黃、紅橙、褐、灰、黑、淺紫紅、紫、藍等。
光 澤: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
解 理:硬玉具兩組完全解理,集合體可見微小的解理面閃光,稱為“翠性”。
摩氏硬度:6.5~7。
密 度:3.34(+0.06,-0.09)g/cm3。
折 射 率:1.666~1.680-±0.008,點測法常為1.66。
紫外熒光:無至弱,白、綠、黃。
吸收光譜:437nm吸收線;鉻致色的綠色翡翠具630nm,660nm,690nm吸收線。
放大檢查:星點、針狀、片狀閃光(翠性),纖維交織結構至粒狀纖維結構,固體包體。
優化處理:
熱 處 理:常用于將淺棕黃色至無色的翡翠,熱處理改善成棕紅、棕黃色。不易檢測。
漂白填充處理(B貨):經酸漂洗后,用蠟浸泡,以改善顏色和透明度,可見表面蠟狀光澤。
染色處理(C貨):染料沿粒隙呈網狀分布,鉻鹽染綠色者常具650nm吸收帶,有些致色物在查爾斯濾色鏡下可顯紅色,某些致色物在濾色鏡下無反應。
覆膜處理:淺色翡翠覆著綠色膜,以改變顏色。折射率低,放大檢查可見表面光澤弱,無顆粒感,局部可見薄膜脫落。
這就是為什么看起來質量差不多的翡翠,其價格會有天壤之別。當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給自己敲一個警鐘,到底是不經過優化處或者是其他材質冒充翡翠呢!
熱門文章推薦
非特殊說明,本文由翡翠論壇知識鑒別原創或收集發布。
轉載注明:http://www.apyexiong.com/news/list-xwdt.html